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同面共點力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planar concurrent force
作者: 謝爾昌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力,同時作用於某一個物體時,如果這些力的作用線既在同一平面上,又相交於同一點則這些力就稱為同面共點力。如欲求同面其點力之合力R時,可在這平面上指定直交的x與y軸,並在這些力的共點處,把各力分解成x軸方向的分力Fx與y軸方向的分力Fy,則可藉Rx=ΣFx,Ry=ΣFy, 求出合力R的大小;至於合力R與x軸之正向所形成之角度,則為θR=tan-1(Ry/Rx)=tan-1(ΣFy/ΣFx),合力R之作用線當然經過原有同面共點力之共點。當上述手續求出來的合力的大小R等於零時,該同面共點力即達致必衡。換言之ΣFx=0,ΣFy=0式,就是同面共點力之平衡所必需之條件,所以當一群同而其點力達成平衡,而所有各力之作用線為已知時,如果其中有兩個力的大小寫未知,當可藉ΣFx=0,ΣFy=0等二方程式,求出二未知力之大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同面共點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