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扯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ㄚㄖㄨˊ:「ㄌㄚㄔㄜˇ」、「ㄔㄜˇㄌㄢˋ」。
  2. ㄅㄨˋㄐㄩㄒㄧㄥˊㄕˋㄅㄨˋㄐㄩㄋㄟˋㄖㄨㄥˊㄖㄨˊ:「ㄒㄧㄚㄔㄜˇ」、「ㄒㄧㄢˊㄔㄜˇ」、「ㄔㄜˇㄩㄢˇ˙ㄌ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扯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ě
解釋:
  1. 牽引、拖拉。
    【例】拉扯、牽扯、拉拉扯扯
  2. 撕。
    【例】扯碎、扯破臉
  3. 談、說。
    【例】胡扯、閒扯淡、東拉西扯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ě
解釋:
[動]
1.牽、拉。《水滸傳》第四回:「拖扯的不是別人,卻是渭州酒樓上救了的金老。」
2.撕裂。《水滸傳》第四七回:「也不拆開來看,就手扯得粉碎。」
3.張掛。《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危灘急浪中,趁著這刻兒順風,扯了滿篷,望前只顧使去,好不暢快。」
4.漫無目的的隨便閒談。如:「胡扯」、「東拉西扯」。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é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打結。
  2. [[動] ] 截短。
  3. [[動] ] 引申為切斷關係、做個了結。
  4. [[動] ] 截長補短、平均攤算。
  5. [[動] ] 像魚鱗一樣重疊排列。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