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班級氣氛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lassroom Climate
作者: 陳奎憙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個團體的氣氛(climate)是該團體的心理環境(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所形成,也是該團體中各成員之間交互作用的結果。所謂班級氣氛是指班級中各成員的共同心理特質或傾向;在教學情境中,由教師、學生及其他許多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在班級氣氛的形成因素之中,一般認為教師領導方式的影響最大。因此班級氣氛的分類,也與教師領導方式有關,例如:有些研究分為專制、民主、放任;也有些分為開放、封閉等。
  班級氣氛藉著班級社會體系中各成員的交互作用產生,由於各成員之間的價值、態度、期望與行為交互影響,經過一段時日之後,自然形成一種獨特的氣氛,瀰漫在整個班級之中會影響師生的思想、觀念與行為。班級氣氛不但塑造學生的態度與價值,也影響學生在班級中的學習活動。
  關於班級氣氛的研究,國內外著述頗多。從社會學觀點出發者,係以葛佐爾斯(J.W. Getzels)與塞倫(H.A. Thelen)的班級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 of the classroom)的分析為代表。從心理學觀點著眼者,則以團體動力學(group dynamics)與社會計量(sociometry)的理論為主。
  美國巴克雷(J.R. Barclay)於1972年編製[巴克雷班級氣氛測驗](Barclay Classroom Climate Inventory,簡稱BCCI)來評量班級社會氣氛。我國吳武典於民國六十三年曾譯訂[巴克雷班級氣氛測驗],隨後並從事我國中小學班級氣氛的研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班級氣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