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癉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ㄔㄨㄤˊ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dānd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n
解釋:
[名]
因勞累而生的疾病。《詩經.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癉。」
[動]
憎恨。《書經.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注音:
漢語拼音: dān
解釋:
參見「火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a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單薄。瘦弱而發育不良的樣子。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ㄢˋ

1. 因勞苦而生之疾病。《說文解字.疒部》:「癉,勞病也。」《詩經.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癉。」

2. 憎恨。《廣韻.上聲.哿韻》:「癉,怒也。」《書經.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3. 厚;盛。《國語.周語上》:「古者,太史順時覛土,陽癉憤盈,土氣震發,農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廟,土乃脉發。」三國吳.韋昭.注:「癉,厚也。」宋.范成大〈次韻溫伯雨涼感懷〉:「窮山更癉暑,憊臥不舉頭。」

㈡ㄉㄢ
因濕熱所引發之症狀。如:「火癉」。《廣韻.平聲.寒韻》:「癉,火癉,小兒病也。」宋.范成大〈次韻溫伯雨涼感懷〉詩:「窮山更癉暑,憊臥不舉頭。」

注音: ㈠ㄉㄢˋ ㈡ㄉ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