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𣂁 - 教育百科
𣂁
  • 部首 ㄉㄡˇ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3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古量器。斛旁有庣。古時製斛,原為一尺見方,但為能實容十斗,所以在製斛時須外加九釐五毫,𣂁即是製斛時超過方尺的部分。段注本《說文解字.斗部》:「𣂁,斛旁有庣也。」注云:「斛旁有庣,謂斛中有寬於方尺之處。……鄭氏曰:『庣,過也。算方一尺,所受一斛。過九氂五豪,然後成斛。』……按:庣旁者,謂方一尺而又寬九氂五豪也。不寬九氂五豪,則不容十斗。故製字从斗、庣,會意。」《正字通.斗部》:「𣂁,古量器。」

2.突;穿。《說文解字.斗部》:「𣂁,一曰突也。」清.段玉裁.注:「此即鄭氏過也之意也。」《廣雅.釋詁》:「𣂁,穿也。」清.王念孫.疏證:「《說文》:『𣂁,突也。』突與穿同義。」

3.利。段注本《說文解字.斗部》:「𣂁,一曰𣂁利也。」

4.古田器。即鍬。同「銚」。段注本《說文解字.斗部》:「𣂁,《爾雅》曰:『𣂁,謂之疀。』古田器也。」段注云:「𣂁者,金。部『銚』之假借字。」

5.斗旁耳。見《龍龕手鑑.斗部》。

注音: ㄊㄧ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