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雨 - 教育百科
七 | |
夕 | |
雨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h´i Hsi Yu |
作者: | 郭玉茹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曲名,鄭思森作曲,許惠美編舞,1984年由陳澄雄指揮臺北市立國樂團和許惠美舞蹈社於臺北市立社教館首演。敘述牛郎和織女仙凡相戀的中國愛情故事。全劇分成楔子、第一幕仙女之舞、第二幕牛郎織女的故事、第三幕喜鵲舞、尾聲。作曲者以大鐘、鐘琴與磬代表了天庭的莊嚴和深不可測,古箏與笙的行雲流水、笛聲的悠揚,交織出一幅如真似幻的仙境。樂曲中的第一主題與變奏,表現出牛郎與織女的重逢,婚後甜蜜的生活,乃至生離,牛郎奔上天庭等舞蹈段落。第二主題著重描寫七姐妹的性格 ── 穩重的大姐、活潑的二姐、溫柔的三姐、俏皮的四姐、憂鬱的五姐、六姐以及明亮可愛的七妹 ── 織女。其餘的舞蹈,如牛郎與老牛的對舞、村男村女的勞動群舞,七仙女下凡戲水之舞、喜鵲在天上的群舞,都賦予獨立的主題。尾聲摘取古詩:「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加上「地老天荒情未了,人間年年七夕雨。」以女高音心酸、淒涼的獨唱結束全劇。1985年由鄭思森指揮錄製錄音帶,福茂唱片出版社出版發行。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七夕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