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上天入地 - 教育百科
ˋ
ˋ
ˋ
  • 漢語拼音 shàng tiān rù d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ng tiān rù dì
解釋:
1.升上天空,鑽入地底。比喻神通廣大。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卷二.盧僕射從史》:「吾已得煉形之術也,其術自無形而煉成三尺之形,則上天入地,乘雲駕鶴,千變萬化,無不可也。」
2.比喻無所畏懼。《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雙忠記.烹妾激軍》:「君既為王家死義,妾身敢故推?要我上天入地,只索投去。」《三國演義》第四一回:「我上天入地,好歹尋主母與小主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上天入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