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燥度 - 教育百科
乾 | |
燥 | |
度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ridity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又稱為乾燥指數(aridity index),為量度氣候乾燥程度的一種指標。氣候學者常用降水(P)、溫度(T)和蒸發(E)等參數來定義一個地區氣候的乾燥度。 法國學者Martonne是以降水(P)和溫度(T)來定義乾燥度(D),其公式為: D=P/(T+10) 式中:P為年雨量(單位為mm) T為年平均溫度(℃) 若一地的年平均溫等於或低於-10℃,即不再適用Martonne公式。 最常用的乾燥度(D)定義為蒸發量(E)與降水量(P)之比,即D=E/P 當D>1時,即表示一地的降水量不能供應其蒸發量,因此該地是屬乾燥氣候。 C.W. Thornthwaite曾根據每月降水與蒸發比,即P/E,定義出降水有效指數(Precipitation effectiveness index),簡稱為P-E指數。P-E指數之公式為 上式中:Ti=月平均溫度(℉) Pi=月平均降水量(吋) 根據Thorthwaite公式,P-E指數小於32時,即為乾燥氣候。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乾燥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