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焚 - 教育百科
焚 |
|
- 部首 火
- 部首外筆畫 8畫
- 總筆畫 12畫
- 漢語拼音 fé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é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én |
解釋:
[動] 1.燒。如:「玩火自焚」、「憂心如焚」。《春秋.桓公七年》:「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2.古代刑罰之一。炮烙人犯。《書經.泰誓上》:「焚炙忠良,刳剔孕婦。」《周禮.秋官.掌戮》:「凡殺其親者焚之。」 [形] 乾。如:「焚風」。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èn |
解釋:
[動] 僵仆、敗壞。通「僨」。《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八.春秋左氏音義之四》:「服虔云:『焚,讀曰僨。僨,僵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相關資料連結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ㄈㄣˊ 1. 燒。《說文解字.火部》:「焚,燒田也。」《左傳.桓公七年》:「經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列傳.伏生》:「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後漢書.卷五四.列傳.楊震》:「關中遭王莽變亂,宮室焚燒,民庶塗炭,百不一在。」 2. 古代刑罰之一。炮烙人犯。《書經.泰誓上》:「焚炙忠良,刳剔孕婦。」《周禮.秋官.掌戮》:「凡殺其親者焚之。」 3. 乾。如:「焚風」。《廣雅疏證.卷二上.釋詁》:「焚,乾也。」 ㈡ㄈㄣˋ 僵仆、敗壞。通「僨」。《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八.春秋左氏音義之四》:「服虔云:『焚,讀曰僨。僨,僵也。』」 |
|
注音: | ㈠ㄈㄣˊ ㈡ㄈㄣ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焚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