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機牙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jī yá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 yá
解釋:
1.弓弩上鉤弦和發矢處的機件。漢.李尤〈弩銘〉:「前聖制弓,後世建弩,機牙發矢,執破醜虜。」《新唐書.卷一八九.列傳.趙犫》:「庫有巨弩,機牙壞,不能張,珝以意調治,激矢至五百步,人馬皆洞,賊畏不敢逼。」
2.比喻事情的關鍵或要害。唐.韓愈〈許國公神道碑銘〉:「公先事候情,壞其機牙,姦不得發。」《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列傳三.魯一同列傳》:「再試不第,益研精於學。凡田賦、兵戎諸大政,及河道遷變、地形險要,悉得其機牙。」
3.比喻相互調配,如機括弩牙一般。《三國志.卷六○.吳書.賀全呂周鍾離傳.周魴》:「然要恃外援,表裡機牙,不爾以往,無所成也。」宋.蘇軾〈東新橋〉詩:「首搖翻雪江,尾插崩雲溪,機牙任信縮,漲落隨高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機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