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訊分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formation sharing
作者: 賴玲玲
日期: 2013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資訊分享是資訊行為中的一環,也是人們相當自然且普遍的一種行為。資訊分享係指一過程,在此過程中將所擁有或得到的資訊傳播與他人。在過程中,可能利用的方式可以是口傳、語言文字、聲音影像;利於分享的管道則可能為各式媒體,例如報章雜誌、書籍、廣播電視、網路等。除了正式管道之外,許多研究顯示,通常當人們有資訊需求時,向他人諮詢是重要的解決問題方法。在日常生活裡,經常有與人交談的機會,便有可能分享或獲取有用的資訊。在學術的環境中,資訊分享對於學者而言也是重要的資訊獲取方式,彼此合作尋求與分享,可以將研究成果發揮到極致,同時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不論在日常生活中或學術環境裡,人際之間經常出現資訊的分享與傳播。隨著網路的發展,更為資訊分享提供了可以向其他網路使用者傳遞資訊的機會。
參考資料:
 林珊如(2002)。網路使用者特性與資訊行為研究趨勢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17,35-47。Savolainen, R. (1995). 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 seeking: Approaching in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way of lif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17(3), 259-294.Talaj, S., & Hansen, P. (2006).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pink, & Co. Cole (Eds.): New direction in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 (chap. 7, pp. 113-134). Dordrecht: Springer.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訊分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