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囀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ǎn
解釋:
  1. 鳥鳴。
    【例】鶯囀、清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ǎn
解釋:
[動]
鳥鳴。北周.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唐.沈佺期〈人日重宴大明宮賜綵縷人勝應制〉詩:「山鳥初來猶怯囀,林花未發已偷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鳥鳴。《玉篇.口部》:「囀,鳥鳴也。」北周.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唐.杜甫〈水閣朝霽奉簡嚴雲安〉詩:「鉤簾宿鷺起,丸藥流鶯囀。」唐.沈佺期〈人日重宴大明宮賜綵樓人勝應制〉詩:「山鳥初來猶怯囀,林花未發已偷新。」

2.歌唱。《晉書.卷九四.隱逸列傳.夏統》:「統於是以足叩船,引聲喉囀,清激慷慨。」唐.薛能〈贈歌者〉詩:「一字新聲一顆珠,囀喉疑是擊珊瑚。」

注音: ㄓㄨ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囀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