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料供用研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helf Availability Studies
作者: 莊道明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資料供用研究主要是評鑑當讀者需要資料時,能由書架上查詢到書籍的機率,並且探討查詢失敗的原因。實施此評鑑法時,通常以讀者的實際需求為調查的樣本。實施的過程是先由讀者在調查表上填寫所需資料名稱,然後由讀者自行入館查詢館藏,並於原調查表上註明查尋資料的結果。凡查尋失敗的部分,均由館員重覆讀者查尋的過程,以了解讀者查尋失敗的原因。一般查尋失敗的原因,大多以非館藏所有、資料流通中、排架錯誤、讀者抄錄資料錯誤或是書籍在書架上讀者沒有注意等原因居多。
  資料供用研究的優缺點如下:
  (一)優點方面:
1.以讀者實際的需求為樣本,可以真實反應圖書館提供資料的能力。2.可以反應讀者在圖書館查尋資料失敗的原因。3.可以協助圖書館了解館藏管理與資料的缺失,例如圖書歸架太慢,排架錯誤等。4.容易進行,可以重覆測試了解圖書館提供資料能力是否有改變。5.因有館員重覆檢核讀者查尋失敗的過程,因而可以明確告訴讀者查尋失敗的原因,增加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印象。(二)缺點方面:
1.必須讀者配合填寫調查表才能完成。2.此法適用於到圖書館查尋特定主題的讀者,若讀者並無特定的資訊需求,則不容易探究查尋失敗原因所在。3.此法所花的人力相當龐大,對於讀者眾多的大型圖書館只能採抽樣進行。影響資料供用的因素除了與資料內容有關外,也與資料複本數與借期長短有關。很明顯地越是暢銷的書籍在書架上的時間必然越短,加上若沒有複本,則讀者查尋到這些書籍失敗的比率必然較高。而借期長短也會影響到這些暢銷書籍被借閱的比例。借期縮短,增加圖書歸還上架的次數,使得圖書可被查尋到的成功比例增加。大專院校圖書館為便利教學研究的進行,同時使學生能公平充分利用館藏,往往會將各個課程的參考書籍或教材講義,列入教師指定參考書區,只供館內閱覽同時限定使用時間,以解決資料供用的問題。此外,適當增購複本書,也是提高資料供用能力的方法之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料供用研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