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太真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tài zhē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i zhēn
解釋:
1.天地未分時,混沌的元氣。晉.程本《子華子.卷上.陽城胥渠問》:「夫混茫之中,是名太初,實生三氣,上氣曰始,中氣曰元,下氣曰玄,玄資於元,元資於始,始資於初,太真剖割,通三而為一,離之而為兩,各有專精,是名陰陽。」
2.道家對金的稱呼。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八.金石部.金》:「弘景曰:『仙方名金為太真。』」
3.仙人名。西王母的小女。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九八.太真夫人贈馬明生詩二首.序》:「太真夫人者,王母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婉羅,字勃遂。」
4.唐楊貴妃為女官時的稱號。《舊唐書.卷五一.后妃傳上.玄宗楊貴妃傳》:「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道我眉黛青顰,蓮臉生春,恰便似傾國傾城的太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太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