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有元素 - 教育百科
稀 | |
有 | |
元 | |
素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Rare Element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或分布較稀散,及研究和應用較少的一類元素的總稱。約占週期表元素的三分之二。其中除稀有氣體及硒、碲等元素外,都是金屬元素,通常稱作稀有金屬。按物理和化學性質,在自然界礦床中共生情況及生產提煉方法,可分成五類:(1)高熔點稀元素,如鎢、鉬、鈮、鉭等;(2)稀散元素,如稼、銦、鉈、鍺等;(3)稀有輕金屬元素,如鋰、鈹等;(4)稀土元素,如鑭、釔等;(5)放射性稀有元素,包括天然放射性元素,如鈾、釷、鐳、釙、錒和人造超鈾元素,如鈽等。自1940年代以來,隨著對其性質廣泛的研究,新礦源的不斷發現,提煉方法的不斷改進,以及應用領域的日趨擴大,稀有元素和普通元素的界限逐漸消失。常用於製造特種鋼、特種合金,及在電子工業(包括半導體、超導體、磁性及光性等各種材料)、化學工業、陶瓷工業,核子能和太空工業等方面,均有廣泛的應用。在開採、冶煉、製造、加工等過程中的排放物、洩漏物是環境的重要汙染來源之一。其中某些元素是人體與生物的必需元素;但有些元素會影響生態,如鈹、鉈、釩、硒、碲、鎢等以及一些放射性元素,有些國家制定它們在不同環境基質中的管制濃度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稀有元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