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鬚凹腹鱈 - 教育百科
長 | |
鬚 | |
凹 | |
腹 | |
鱈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長鬚凹腹鱈 |
英文名: | Ventrifossa longibarbata |
描述: 體型延長,側扁。頭部中大型。口大,下位,頦部有一長鬚;上、下頜齒為錐狀,多列排成寬齒帶,內側齒不特別大於外側齒。鰓被架 7;鰓耙數0+9-13。體被小型櫛鱗,鱗片上佈滿向後突起之三角形弱棘;第一背鰭基底後方具無棘鱗區;第一背鰭中部至側線之鱗列數9-10。肛門離臀鰭稍遠,發光器短小,位於兩腹鰭基底之間,約略分為兩部份,前端為黑色小圓斑,後端為黑色裸露之無發光區域,其上有肛門及尿殖孔。第一背鰭具硬棘II,第II硬棘前緣呈鋸齒狀,軟條10;腹鰭軟條8。體色為銀灰色,胸鰭及腹鰭黑色,第一背鰭上有一不明顯之黑色斑駁。 |
|
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南方至臺灣東北部海域。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Ventrifossa longibarbata (Okamura, 1982) |
|
形態: 體型延長,側扁,頭部中大型,口大,下位,頦部有一長鬚;上、下頜齒為錐狀,多列排成寬齒帶。鰓條骨7根,體被小型櫛鱗,鱗片上佈滿向後突起之三角形弱棘。肛門離臀鰭稍遠,發光器短小位於兩腹鰭基底之間,約略分為兩部分,前端為黑色小圓斑,後端為黑色裸露之無發光區域,其上有肛門及尿殖孔。體色為銀灰色,胸鰭及腹鰭黑色,第一背鰭上有一不明顯之黑色斑紋,屬中型鼠尾鱈,可成長至30公分左右。 |
|
分布: 日本九州、台灣東北部。 |
|
生態習性: 分布於水深350~700公尺水域,深海底棲性,肉食性魚類,以小型蝦蟹為主食。 |
|
利用: 漁民常以底拖網捕獲,數量多,為常見的種類,無經濟價值,多作為下雜魚。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
|
首目: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
|
科: 鼠尾鱈科(Family Macrouridae),Grenadiers,Rattail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長鬚凹腹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