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划船賽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gatta
作者: 陳和睦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划船賽又名「賽艇」或西式划船,這種船長而呈流線型,是歐美很普遍的運動項目,國際划船協會成立於一八九二年。一九○○年第二屆奧運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中國傳統的龍舟競渡,具有民族意識的划船運動,也有廣大的群眾,唯槳與划的方法不同,未必能應用在西式划船上。西式划船原為歐美人的天下,但自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會,大陸女選手在輕量級與公開級分別獲得一銀一銅,而打破了西方人獨霸的局面。
  臺灣划船運動始於民國七十二年(1983),邀請世界划船協會會長來臺訪問,亦正式成立全國划船協會。
  西式划船兩頭尖而狹長,合於流線體,因此划速很快,每划最快可達二十公尺,比賽距離為二千公尺。男子比賽項目,包括:(1)四人四槳有舵;(2)雙人雙槳無舵;(3)雙人單槳無舵;(4)單人雙槳無舵;(5)雙人單槳有舵;(6)四人四槳無舵;(7)四人八槳無舵;(8)八人八槳有舵等項。女子組包括:(1)四人四槳有舵;(2)雙人雙槳無舵;(3)雙人單槳無舵;(4)單人雙槳無舵;(5)四人八槳無舵;(6)八人八槳有舵等。
  國際划船比賽除亞、奧運列為正式比賽以外,國際划船總會還舉辦世界錦標賽、洲際錦標賽、青年錦標賽、輕量級錦標賽。
  划船比賽要求運動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划完二千公尺的比賽全程,各種項目比賽時間大約在五至八分鐘完成,整個比賽過程由三部分組成:(1)起航階段(前五百公尺)速度最快,(2)途中划階段(中間一千公尺)持續時間約在四至五分鐘,(3)最後衝刺階段(五百公尺)槳手增加槳頻,提高船速。在整個比賽過程中,艇上的槳手需做約二百四十次划槳,才能划完二千公尺的賽程,因此,划船運動員必須具備力量、速度、耐力及節奏感等專項素質。划船是週期性耐力項目,必須加強運動員的肌肉力量,才能產生更快的速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划船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