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菹 - 教育百科
菹 |
|
- 部首 艸
- 部首外筆畫 8畫
- 總筆畫 12畫
- 漢語拼音 j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ū |
解釋:
[名] 1.水草叢生的沼澤。《孟子.滕文公下》:「禹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漢.趙岐.注:「菹,澤生草也。」 2.醃菜、鹹菜。《詩經.小雅.信南山》:「疆埸有瓜,是剝是菹。」宋.陸游〈雪夜〉詩:「菜乞鄰家作菹美,酒賒近市帶醅渾。」 3.肉醬。《禮記.少儀》:「麋鹿為菹。」 [動] 剁成肉醬。《漢書.卷二三.刑法志》:「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菹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醃菜、鹹菜。《說文解字.艸部》:「菹,酢菜也。」《詩經.小雅.信南山》:「疆埸有瓜,是剝是菹。」宋.陸游〈雪夜〉詩:「菜乞鄰家作菹美,酒賒近市帶醅渾。」 2. 水草叢生之沼澤。《集韻.平聲.麻韻》:「菹,澤有草曰菹。」《管子.輕重甲》:「故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立為天下王。」《孟子.滕文公下》:「禹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漢.趙岐.注:「菹,澤生草者也。」 3. 肉醬。《禮記.少儀》:「麋鹿為菹。」清.汪琬〈國朝詩選序〉:「且吾子獨不見夫庖人乎?均之肉也,或切之為胾,或粉之為臡、為菹,或捶而暴之為脯,烹之為羮。」 4. 剁成肉醬。《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列傳》:「乃苦將軍遠道至于窮國,敢請菹醢之罪。」《漢書.卷二三.刑法志》:「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 |
|
注音: | ㄐㄩ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菹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