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困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ㄡˋㄏㄨㄢˊㄐㄧㄥˋㄊㄧㄠˊㄐㄧㄢˋㄏㄨㄛˋㄑㄧˊㄊㄚㄧㄣㄙㄨˋㄙㄨㄛˇㄒㄧㄢˋㄓˋㄅㄨˋㄋㄥˊㄐㄧㄝˇㄐㄩㄝˊㄖㄨˊ:「ㄕㄡˋㄎㄨㄣˋ」、「ㄨㄟˊㄎㄨㄣˋ」、「ㄨㄟˊㄅㄧㄥˋㄙㄨㄛˇㄎㄨㄣˋ」、「ㄨㄛˇㄅㄟˋㄓㄜˋ˙ㄍㄜㄋㄢˊㄊㄧˊㄎㄨㄣˋㄓㄨˋ˙ㄌㄜ。」
  2. ㄐㄧㄢㄋㄢˊㄑㄩㄥˊㄎㄨˇㄖㄨˊ:「ㄎㄨㄣˋㄐㄧㄥˋ」、「ㄎㄨㄣˋㄎㄨˇ」、「ㄆㄧㄣˊㄎㄨㄣˋ」、「ㄐㄧㄢㄎㄨㄣˋ」。
  3. ㄆㄧˊㄐㄩㄢˋㄖㄨˊ:「ㄎㄨㄣˋㄐㄩㄢˋ」、「ㄎㄨㄣˋㄉㄨ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困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ùn
解釋:
  1. 窮苦、艱難、不發達。
    【例】艱困、窮困
  2. 陷在艱難痛苦中。
    【例】為病所困
  3. 包圍、圍住。
    【例】圍困、困住
  4. 疲倦、疲乏。
    【例】困頓、形疲神困
  5. 六十四卦之一。坎(☵)下兌(☱)上。有艱苦窘迫的意思。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ùn
解釋:
[形]
1.艱難痛苦。如:「艱困」、「窘困」、「困境」。《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2.窮苦。如:「貧困」、「窮困」。《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
3.疲倦、疲乏。如:「困倦」、「困頓」、「形疲神困」。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動]
1.陷在艱難困苦裡,或受環境、條件等因素限制住。如:「為病所困」、「被這個問題困住了!」宋.曹勛〈望太行〉詩:「一生困塵土,半世走阡陌。」
2.包圍、圍住。如:「圍困」。漢.李陵〈重報蘇武書〉:「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于平城。」
[名]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兌(☱)上。《易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ù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