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寓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ㄩㄓㄨˋㄖㄨˊ:「ㄩˋㄐㄩ」、「ㄐㄧˋㄩˋ」。
  2. ㄓㄨˋㄙㄨㄛˇㄖㄨˊ:「ㄍㄨㄥㄩˋ」、「ㄩˋㄙㄨㄛˇ」、「ㄓㄤㄩˋ」。
  3. ㄐㄧˋㄊㄨㄛㄖㄨˊ:「ㄩˋㄧㄢˊ」、「ㄩˋㄧˋㄕㄣㄩㄢˇ」、「ㄩˋㄐㄧㄠˋㄩˊㄌㄜ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住處、居住的地方。
    【例】公寓、貴寓
  2. 寄居。
    【例】寓舍、寓形
  3. 寄託。
    【例】寓意、寓教於樂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住處、居住的地方。如:「公寓」、「寓所」。《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故追述先父之志,錄遺老之策,高其位,大其寓,愛敬飭盡,命賜備厚。」
[動]
1.寄居。如:「寓居」。《孟子.離婁下》:「無寓人於我室,毀傷其薪木。」《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傳四.蘇舜欽傳》:「舜欽既放廢,寓于吳中,其友人韓維責以世居京師而去離都下,隔絕親交。」
2.託付、寄託。如:「寓意深遠」。《管子.大匡》:「賢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ú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