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藺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ㄉㄨㄛㄋㄧㄢˊㄕㄥㄘㄠˇㄅㄣˇㄓˊㄨˋㄐㄩˋㄒㄧㄚˊㄔㄤˊㄓㄨㄥㄎㄨㄥ˙ㄉㄜㄔㄤˊㄊㄧㄠˊㄧㄝˋㄕㄥㄩˊㄐㄧㄥ˙ㄉㄜㄍㄣㄅㄨˋㄏㄨㄚㄘㄜˋㄕㄥㄩˊㄐㄧㄥㄕㄤˋㄅㄨˋㄐㄧㄥㄎㄜˇㄅㄧㄢㄒㄧˊㄐㄧㄥㄙㄨㄟˇㄎㄜˇㄗㄨㄛˋㄉㄥㄒㄧㄣㄏㄨㄛˋㄔㄥㄨㄟˊㄉㄥㄒㄧㄣㄘ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ìn
解釋:
  1. 植物名。燈心草科燈心草屬,多年生草本。具有狹長中空的長枝條,葉生於莖的根部,呈鞘鱗狀。花側生於莖的上部。莖可編蓆,莖髓可做燈心。 △燈心草
  2.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ìn
解釋:
[名]
1.植物名。燈心科燈心草屬,「燈心草」之古稱。參見「燈心草」條。
2.姓。如戰國時趙國有藺相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īn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具狹長中空之長枝條,葉生於莖之根部,呈鞘鱗狀。花側生於莖之上部。莖可編蓆,莖髓可作燈心。亦稱為「燈心草」。段注本《說文解字.艸部》:「藺,莞屬,可為席。从艸,閵聲。」漢.史游《急就篇》卷三:「蒲蒻藺席帳帷幢。」

2. 壓。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一.耕田》:「冬雨雪止,輒以藺之,掩地雪,勿使從風飛去。」

3. 漢代縣名,在今中國大陸山西省離石縣西。《史記.卷四三.趙世家》:「二十四年,魏歸我邯鄲,與魏盟漳水上。秦攻我藺。」

4. 姓。如戰國趙有藺相如。漢.應劭《世本.卷七.氏姓篇上》:「藺氏,韓厥玄孫曰康。」

注音: ㄌㄧ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藺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