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土石流 - 教育百科
ˇ
ˊ
ˊ
  • 漢語拼音 tǔ shí li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ǔ shí liú
解釋:
  1. 指堆積在溪谷裡的活動土石,當底部土石飽含水分時,便會形成黏稠液體而帶動上層的土石一起流動,而形成土石流。因為衝力大,破壞性很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土石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ǔ shí liú
解釋:
坡度陡峭的邊坡或溪谷,因為長期雨水、暴雨或其他因素,使得底部土石飽含水分時,便會形成黏稠液體而帶動上層的土石一起流動,而形成土石流。因為衝力大,破壞性很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土石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arth Flow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是一種塊體崩壞(mass wasting)。含飽和水分的地表鬆弛物質沿坡面受重力牽引緩緩向下坡流動的現象,稱為土石流。是塌陷與泥流之中間型,塌陷若坡降漸緩,水分漸多,即可化為土石流。土流內物質以飽含水分的土壤及被岩為主,即使流面的坡度甚緩,仍能流動。
  土石流多發生於風化層很厚的山凹部份,久雨之後風化層飽含水份,凝聚力減少而形成土沙挾帶泥水往下坡移動的現象。土石流移動的速率沙及水份的含量和河水沖刷力成正比。其規模可大到淹沒下邊坡的聚落,而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民國79年6月台灣花蓮銅門村所發生的土石流災害,便造成了39人喪生、68人受傷、房屋24棟倒塌及11棟受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土石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solifluction, debris flow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作用于斜坡上土壤與岩石之重力,超過其附著力時,土壤岩石即可從原地分離形成裂縫,向下蠕動,如遇豪雨,大量水分滲入,不僅重量急增,且能潤滑滑落表面,加速造成飽含水分、泥土沙礫以及岩石碎塊等混雜之洪流,是謂之土石流。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土石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臺灣台語 水崩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