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公民抗命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ivil Disobedience
作者: 朱啟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公民抗命」是指人民的公開、非暴力、依照良知而作的政治性反抗法律或行政的行為;原因在法律條文不合正義,或行政措施違反民意,公民群集表示不願遵從的行動。
  最具體的公民抗命的例子是甘地(M.K. Gandhi)在二次大戰前後在印度所領導的不合作運動。他為了爭取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發起不遵守英國統治的運動。其所宣示的是印度人拒買英國貨、拒絕繳稅、不將錢存入英人所開的銀行、並拒服公職。甘地只是據理呼籲,是公民抗命的最佳範例。在理論中,思想家們對公民抗命的定義並不一致。有人認為公民抗命不合法,因藐視現存的法律故視為違抗行為。有人認為公民抗命既是非暴力的,並未違反法令,不得視為暴動。也有人認為公民抗命意在抗議某些法律或政治上的決議,有其道德理由,且基於多數公民的正義感,故非犯罪或革命即不算違法。基於後一種觀點,民主國家容許公民抗命的表現,但在法律或政策修正前,表現抗命者仍須依現行法律或政令行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公民抗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