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唼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ㄎㄡˇ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qièshàzā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食。《楚辭.宋玉.九辯》:「鳧鴈皆唼夫梁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
解釋:
[動]
1.蟲咬東西。如:「這棵死樹根螞蟻唼了。」
2.魚、鳥在水中覓食。參見「唼喋」條。
3.除掉沒有用的東西。如:「用篩子唼細土。」、「吃飲時將沙唼出。」
4.小孔洩氣。參見「唼氣」條。
注音:
漢語拼音: qiè
解釋:
參見「唼佞」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ㄗㄚ

食也。《集韻.入聲.合韻》:「唼,啖也。」《楚辭.宋玉.九辯》:「鳧鴈皆唼夫梁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唐.駱賓王〈鴈〉詩:「唼藻滄江遠,銜蘆紫塞長。」

㈡ㄕㄚˋ

1. 蟲蟻啃咬物品。如:「螞蟻唼枯根。」《玉篇.口部》:「唼,咬也。」

2. 水鳥或魚類覓食之聲。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唼喋菁藻,咀嚼菱藕。」唐.溫庭筠〈昆明池水戰〉詞:「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遊魚近煙島。」亦作「啑喋」。

3. 去除無用之物。如:「用篩子唼細土。」、「吃飲時將沙唼出。」

4. 器物因有小孔而洩氣曰「唼氣」。多指汽、機車之輪胎而言。

㈢ㄑㄧㄝˋ

唼佞,誹謗之言論。《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靈修既信椒、蘭之唼佞兮,吾纍忽焉而不蚤睹?」

注音: ㈠ㄗㄚ ㈡ㄕㄚˋ ㈢ㄑㄧ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唼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