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囝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ㄨㄟˊ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6
  • 漢語拼音 jiǎ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ㄦˊ˙ㄗㄏㄨㄛˋㄗˇㄋㄩˇㄖㄨˊ:「ㄐㄧㄢˇㄙㄨㄣ」、「ㄉㄚˋㄐㄧㄢˇ」、「ㄒㄧˋㄐㄧㄢˇ」、「ㄧㄡˋㄐㄧ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ǎn
解釋:
  1. 臺灣稱兒子。
    【例】大囝
  2. 臺灣稱子女。
    【例】囝孫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ǎn
解釋:
[名]
閩南方言:(1)稱兒子。《集韻.上聲.獮韻》:「囝,閩人呼兒曰囝。」如:「大囝」。(2)稱兒女。如:「囝孫」。或讀為ㄋㄢ nān。
注音:
漢語拼音: yuè
解釋:
[名]
即月。唐朝武則天所造的字。同「月」。《集韻.入聲.月韻》:「月,唐武后作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á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兒女、孩子。
  2. [[名] ] 專指男生。
  3. 名詞後綴。強調小或少量。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ㄧㄢˇ

稱兒子。《集韻.上聲.獮韻》:「囝,閩人呼兒曰囝。」唐.顧況〈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囝一章〉:「彼受其福,郎罷別囝。」自注云:「囝音蹇,閩俗呼子為囝,父為郎罷。」宋.陸游〈戲遣老懷〉詩:「阿囝略如郎罷老,稚孫能伴太翁嬉。」

㈡ㄩㄝˋ

即月。唐朝武則天所造之字。同「月」。《集韻.入聲.月韻》:「月,唐武后作囝。」《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列傳上.則天武皇后》:「載初中,又享萬象神宮,以太穆、文德二皇后配皇地祇,引周忠孝太后從配。作曌、、埊、、囝、○、𠁈、𢘑、十有二文。太后自名曌。」

注音: ㈠ㄐㄧㄢˇ ㈡ㄩ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囝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