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固化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lidifica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利用固化劑或安定劑將廢棄物固定或包封(匣限)於一固體塊中,以減少廢棄物之暴露面積及滲出有毒物質之處理方法,其目的乃為增加廢棄物之強度,降低廢棄物之壓縮性,及降低廢棄物之透水性。在固化之過程中將產生以下特性:(1)固化劑與廢棄物作用而產生固體物,(2)可改進廢棄物的處理性質,(3)會發生污染物轉移的表面積減少,(4)當污染物曝露在滲透之液體中時,其溶解度降低。固化劑依其性質可分為無機及有機兩大類,(1)無機物系統:包括水泥、石灰、山灰、石膏及矽酸鹽等之組合,(2)有機物系統:如環氧樹脂、聚酯樹脂(poly ester)、瀝青(asphalt/bitumtn)等,(3)其他:如玻璃化、燒結化、或無機及有機固化劑混合使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固化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