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際標準公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ternational standard meter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國際單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亦譯SI單位)七個基本單位之一。國際單位制係由物理量的米制單位導出的一組單位,經1954~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予以定義並命名,現已為世界各國廣泛採用;國際標準公尺為其中之長度單位。1971年法國以經過巴黎子午線弧長之四千萬分之一為一公尺,並製成兩端為25×4(mm)橫截面之白金桿一支,存於巴黎近郊塞佛爾之地下室中,此尺特稱之為存檔米達(Meterdesarchives),1875年國際度量衡會議時,經各國代表公認此一基準,堪稱最高級之權威長度單位,即以存檔米達為準,以鉑銥合金製成國際原尺(international prototype meter),分贈與會各國代表,用為各該國之標準公尺。度量衡學者以此長度之實體標準,可能喪失或毀損,於是1960年國際度量衡會議遂規定原子長度標準為公尺之現行定義如下:「在真空中,氪86同位素於放電時,所放出之橙色輻射能波長之1650763.73倍」,此值與國際原尺長度相同。1983年第17屆國際權度大會又決議改用:「一公尺等於光在真空中於1/299,792,458秒時間內所行經之距離」為最新之定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際標準公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