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土壤水勢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il Water Potential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土壤水勢即是土壤水的總位能。根據物理學的分類,能(energy)可分動能和位能兩大類。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為土壤水在土壤中流動的非常緩慢,所以其動能可以忽略不計。位能則與水的位置和其內部狀況有關,對土壤水而言,位能是重要的能,它決定了土壤水的狀態和運動。土壤中各點的土壤水位能若不相等,即會產生流動,土壤水的流動方向永遠是自高位能處流向低位能處。
  土壤水除受一般自由純水所受的外部氣壓和重力外,還受土壤顆粒和鹽類溶質的作用,故土壤的總位(勢)能(Φt)可用下式表示:
     Φt=Φg+Φp+Φm+……
  式中:Φg=重力位能(勢)
     Φp=壓力(勢)
     Φm=滲透能(勢)
  利用土壤水勢可以評估土壤水在任何時間和任意地點所虛的狀態。土壤溫度會影響土壤水勢,通常溫度升高,土壤水勢即變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土壤水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