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俾倪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bì n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ì nì
解釋:
1.斜著眼睛看人,表示傲然輕視或瞧不起的意思。《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也作「睥睨」。
2.古代城牆上的矮牆,通常設有射箭用的小孔,可以禦敵或偵查。《墨子.備城門》:「俾倪廣三尺,高二尺五寸。」戰國.孫臏《孫臏兵法.陳忘問壘》:「發者,所以當俾倪也。」也作「埤堄」、「睥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俾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