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上海市大同中學(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王厥軒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上海市大同中學校址在上海南市區南車站路。前身為大同書院,民國元年(1912)由胡敦復創辦。現任校長王世虎。
  大同中學歷經變遷。民國十一年(1922)由大同書院改為大同大學中學部。二十六年抗日戰爭爆發,學校遷至租界律師公會大廈,改大同大學附中一院。三十五年遷回原址。一九五二年又改稱私立大同中學。一九五六年改公立。一九五八年才改現名大同中學。一九五九年被上海市政府定為上海市重點中學。「文化大革命」中易名上鋼三廠「五七」中學。至一九七八年又恢復現名。大同中學占地四十點四畝,建築面積一萬四千三百平方公尺,有班級三十班,學生一千三百餘人,教職員工一百九十人(其中高級教師五十人)。學校有完善之設施,環境宜人。
  大同中學校訓為「勤奮、樸實、活潑」,提倡「嚴謹紮實、求真創新」的校風。學校崇尚教育改革,一九五九年即試行高中文理分科、五年一貫制、新十二年學制改革。創導「課內打好基礎,課外發展特長」,從初中一年級起即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一九七九年又在上海市區試驗〔中學教學實驗教材〕,在高中部調整必修課,增設選修課(選修課達數十門之多)。一九八五年又試驗中學課程教材改革,提出「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大板塊課程。此項試驗歷十年餘,成果豐碩。學校每年高中畢業生悉數進入高等院校。學校體育亦有傳統,跳高、足球為專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上海市大同中學(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