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主日(安息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ord's Day
作者: 查時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主日、安息日亦稱禮拜日,依據〔聖經.新約全書〕的〔福音書〕記載,耶穌基督受難後於安息日的次日復活,亦即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後三日復活,而復活之日正是在星期日,為了紀念耶穌的復活,故名之為主日,意即主的日子,並在該日前往教堂禮拜紀念,因此又有了「禮拜日」的別名。安息日則本為猶太人的節日,希伯來文中有此一字,原指的是猶太教每週一次的聖日,這是根據〔聖經〕中〔舊約全書〕的〔創世紀〕的記載而來的;書中記載上帝在六日內創造了天地萬物,而於第七日完工休息,猶太人就尊該日為聖日,名之為安息日,並在該日停止工作,禮拜上帝,稱之為「守安息日」。又猶太人對日子的算法,把日落作為一天的開始,所以安息日就是指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基督教承繼猶太教關於守安息日之規定,每星期有一天亦守安息並禮拜上帝,但因要紀念耶穌在安息日的次日復活這一偉大神聖的日子,故而改在星期日來守安息並禮拜。如此,造成了猶太教在星期六來守安息並禮拜上帝,而基督教則在星期日來守安息並禮拜的差別。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主日(安息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