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北宋尊王思想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宋人治學以經學為主;就宋人所著經部書以〔春秋〕類最多,可證宋人治經學,以〔春秋〕之學最為發達。綜而言之,兩宋解說〔春秋〕之書雖眾,其中篤守漢、唐矩矱,專言一傳,而不影射時事者,幾可謂無;此種發明經旨之精神,為兩宋同有。析而言之,北宋治〔春秋〕學者好論內政,南宋治〔春秋〕學者好論禦侮,此可在近人牟潤孫所撰〔兩宋春秋學之主流〕一文中明其梗概。以上雖多為當時時勢所激發,要亦代表南宋與北宋兩種不同之學風。北宋學者如范仲淹、王安石等,其治學論政皆主張從根本著手,主張擁護中央,主張尊王,主張安內重於攘外;即司馬溫公之學說,其用意亦無非闡明君臣之名分,推尊君主;為當時專制政體張目,維持自宋太祖以來,所訂定之強本弱末、重內輕外,以致重文輕兵之國策。從北宋學者之文集、章奏中,均可發現北宋學風偏重討論內政、偏重尊王思想的具禮佐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北宋尊王思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