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查德利茨國家教育計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Zedlitz's National Education Planning
作者: 周愚文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查德利茨國家教育計畫,是十八世紀末普魯士(Prussia)的宗教及教育部長查德利茨(B. von Zedlitz, 1729~1812)男爵所提出的計畫;旨在加強國家對教育事務的控制。在此之前,教會對教育事務有很大的控制權,菲特烈二世(Friedrich II, 1712~1786)繼位後,遂逐步開始加強國家的控制。一七六三年四月下令,由任職於教會柏林公會(Berlin Consistory)的赫克爾(Johann Julius Hecker, 1707~1768)草擬完成,並於一七六三年九月二十三日頒布。該法規為普魯士最初的普通學校法規,亦是實施初等教育的基礎。菲特烈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 II,1786~1797)繼位後,一七八七年頒布學校法,新設高等學務委員會(Oberschulkollegium),預將普魯士的中等及高等學校,均置其管轄之下,教育控制權應由教會轉入國家之手;主其事者,即查德利茨男爵。他曾主張此一組織是由一群有專門學識經驗者組成,其效力要高於教會的公會,並將學校辦理之權,完全由教會轉入國家之手。但新王極端保守,不願建立國家教育制度,而主張學校的主要任務係在教授宗教,故高等學務委員會成立後,他雖任會長,但成員多為教士,且權限不得擴及高等專門以上學校。如此一來,學校辦理之權,仍由教會掌握,國家不過是間接負責。(參見「高等學務委員會(德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查德利茨國家教育計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