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實驗課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作者: 王文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實驗課程自廣義言,是指試圖提供與現行有所不同的課程內容。有時實驗課程採用實驗研究設計,並對其結果加以評估,唯並非所有實驗課程皆如此。
  課程實驗的焦點通常置於目標、學習經驗或內容、範圍與順序、方法論或教學、學習環境及評鑑或績效評估等。杜威(J. Dewey)在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設計的實驗學校(Laboratory School, 1896~1904),即在於著手實踐學校課程成為助長社會與個人二者成長之社區的理論,常為實驗課程的例子。一九三二年開始由進步主義教育協會(Progressive Education Association)所設計的一項研究,即比較接受傳統與進步主義課程之學生的學習效果,即是所謂的「八年研究」(Eight-Year Study)。自一九五七年蘇俄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之後,美國政府於翌年頒布的〔國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ce Education Act),也展開了大規模的課程實驗研究。由此可見,實驗課程的實施,有全國大規模的方式,也有存在一校之內的小規模方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實驗課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