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猒 - 教育百科
猒 |
|
- 部首 犬
- 部首外筆畫 8畫
- 總筆畫 12畫
- 漢語拼音 y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àn |
解釋:
[動] 1.飽、滿足。同「饜」。《列子.楊朱》:「而美厚復不可常猒足,聲色不可常翫聞。」 2.厭惡。《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莽既說眾庶,又欲專斷,知太后猒政,乃風公卿。」 3.欺瞞。《淮南子.主術》:「上操約省之分,下效易為之功,是以君臣彌久而不相猒。」漢.高誘.注:「猒,欺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ㄧㄢˋ 1.飽、滿足。同「饜」。《說文解字.甘部》:「猒,飽也。」《列子.楊朱》:「而美厚復不可常猒足,聲色不可常翫聞。」晉.陸機〈辯亡論〉:「洪規遠略,固不猒夫區區者也。」 2.厭惡。《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莽既說眾庶,又欲專斷,知太后猒政,乃風公卿。」《後漢書.卷三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趙咨》:「恐爾等目猒所見,耳諱所議,必欲改殯,以乖吾志。」 3.欺瞞。《淮南子.主術》:「上操約省之分,下效易為之功,是以君臣彌久而不相猒。」漢.高誘.注:「猒,欺也。」 ㈡ㄧㄢ |
|
注音: | ㈠ㄧㄢˋ ㈡ㄧㄢ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猒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