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尨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ㄨㄤ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pángmángmé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áng
解釋:
[形]
1.色雜不純。《左傳.閔公二年》:「衣之尨服,遠其躬也。」
2.指眉髮斑白。《文選.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武。」
3.雜亂。如:「語言尨雜」。
4.巨大。同「龐」。如:「尨然」。
注音:
漢語拼音: máng
解釋:
[名]
多毛的狗。《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聊齋志異.卷一○.胭脂》:「感帨驚尨,鼠有皮胡若此?」
注音:
漢語拼音: méng
解釋:
參見「尨茸」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ㄇㄤˊ

1.多毛之犬。《說文解字.犬部》:「尨,犬之多毛者。」《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聊齋志異.卷一○.胭脂》:「感帨驚尨,鼠有皮胡若此?」

2.色雜不純。《左傳.閔公二年》:「衣之尨服,遠其躬也。」晉.杜預.注:「尨,雜色。」《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劉寵》:「山陰縣有五六老叟,尨眉皓髮,自若邪山谷閒出。」唐.李賢.注:「老者眉雜白黑也。」

3.雜亂。唐.柳宗元〈與呂道州溫論非國語書〉:「嘗讀《國語》,病其文勝而言尨。」

㈡ㄆㄤˊ

巨大。通「龐」。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虎見之,尨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㈢ㄇㄥˊ

「尨茸」:雜多紛亂貌。《左傳.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㈣ㄌㄨㄥˊ

作「」形時,為@A04806

注音: ㈠ㄇㄤˊ ㈡ㄆㄤˊ ㈢ㄇㄥˊ ㈣ㄌㄨ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尨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