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囤積居奇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tún jī jū q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ún jī jū qí
解釋:
  1. 積存物品,待該物品短缺或需求量高時,再高價賣出。
    【例】做生意要有良心、要講公道,不可以囤積居奇發投機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囤積居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ún jī jū qí
解釋:
為圖厚利,積存貨物,等待該物品短缺或需求量高的時候,再以高價出售。《清史稿.卷四二六.列傳.王慶雲》:「從前鹽價每石三五十兩,自坐商囤積居奇,畦地錠票,租典靡常,一業數主,人人牟利。」也作「屯積居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囤積居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