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巫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ㄋㄥˊㄩˇㄕㄣˊㄌㄧㄥˊㄍㄡㄊㄨㄥㄏㄨㄛˋㄒㄧㄥˊ使ㄕˇㄕㄣˊㄇㄧˋㄈㄚˇㄕㄨˋ˙ㄉㄜㄖㄣˊㄖㄨˊ:「ㄋㄩˇ」、「ㄒㄧㄠˇㄐㄧㄢˋㄉㄚˋ」。
  2. ㄩˇㄕㄣˊㄌㄧㄥˊㄧㄡˇㄍㄨㄢ˙ㄉㄜㄖㄨˊ:「ㄆㄛˊ」、「」、「ㄕㄨˋ」。
  3. 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鬼神的代言人或是替人占卜、祈禱,並祈求鬼神賜福、解決吉凶問題的人。
    【例】女巫、巫祝、巫醫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神鬼的代言人或是代人祈禱,求鬼神賜福、解決問題的人。如:「女巫」、「巫祝」、「巫醫」。宋.樂雷發〈常寧道中懷許介之〉詩:「野巫豎石為神像,稚子搓泥作藥丸。」
2.姓。如商代有巫咸。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一)之讀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u
作者: 劉鳳學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職稱。〔見巫覡〕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 (語音)ㄨ

1. 能事神鬼,代人祈禱,求鬼神賜福、治病之人。男稱覡,女稱巫,後多混稱。如:「巫醫」。《說文解字.巫部》:「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公羊傳.隱公四年》:「於鍾巫之祭焉。」漢.何休.解詁:「巫者,事鬼神禱解以治病請福者也。男曰覡,女曰巫。」《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歲萬歲。』」宋.歐陽修〈夷陵歲暮書事呈元珍表臣〉詩:「遊女髻鬟風俗古,野巫歌舞歲年豐。」

2. 姓。如商代有巫咸。

㈡ ㄨˊ,ㄨ之讀音。

注音: ㈠(語音)ㄨ ㈡(讀音)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