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力市場的影子價格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hadow Price of Labor Market
作者: 陳麗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影子價格為市場價格的相對觀念,用來真實反映生產要素真正的犧牲價值,以避免因為寡占等因素造成市場價格的扭曲。
  以人力市場而言,使用成本效益分析通常就能算出各個教育階段的投資報酬率,受教者在受完教育進入就業市場所獲得的所得利益(income benefit)即為教育的貨幣性利益(monetary benefit)。然而有時候因為就業市場的不完全競爭性:例如,由於部門的制度特性,或者某些行業的寡占特性,造成個人就業的所得收入並未真實反映其勞力的社會價值,這時候,就必須將個人就業的所得收入稱為個人受教育利益的市場價格,而假定在完全競爭市場內個人教育利益可獲得的金錢收益就稱為個人受教育的影子價格。
  影子價格必須以間接的估計方式求得,其方法主要有下列數種:(1)先界定一包括資本與人力等生產要素在內的總合生產函數,再以生產函數的產出對其中的人力要素進行偏微分;(2)將線性規劃模式的對偶(dual)求解,應用在與教育有關的人力市場方面,即將該市場的影子價格視為人力資源增加時,目標函數的增量;(3)觀測經濟競爭部門中的市場工資。以實際的情況而言,第三種可能是最容易求得正確數值的方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力市場的影子價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