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都市意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 Image of the City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都市意象即我們對於都市空間的認知圖。傳統的都市規劃師只關心實質環境的物質與歷史面向,忽略都市使用者的經驗。Kevin Lynch以美國的波士頓、澤西市、洛杉磯為研究場所,要求受訪者畫下他們所知道的都市、描繪從家到工作地點的路線、說明都市中他們認為最有趣、動人的元素。從這些資料中,Lynch歸納出都市意象的五個元素:(1)通道(paths):交通走廊,例如街道、人行道。(2)邊緣(edges):限制或包被的界線,它通常是線性的,但不是通道,例如海岸或圍牆。不過一個人的通道可能是另一個人的邊緣,例如鐵路可以是通勤者的通道,而是另一個居民的邊緣。(3)區域 (districts):認知圖中大塊具有共同特質的地方,例如都市中的中國城。(4)節點(nodes):主要的活動集中地,通當也是通道匯集之處,例如市中心廣場、交通轉運站。(5)地標(Iandmarks):人們用來當作參考點的突出空間,例如華盛頓紀念碑。以台北市為例,對某些人而言,中山北路是通道,基隆河是邊緣,西門町或東區是區域,火車站是節點也可能是地標,新光三越大樓是地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都市意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