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孰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ㄗˇ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shú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ㄟˊㄖㄨˊ:「ㄕㄨˊㄕˋㄕㄨˊㄈㄟ」、「ㄕㄨˊㄧㄡㄕㄨˊㄌㄧㄝˋ」。
  2. ㄏㄜˊㄕㄣˊ˙ㄇㄜㄖㄨˊ:「ㄕˋㄎㄜˇㄖㄣˇㄧㄝˇㄕㄨˊㄅㄨˋㄎㄜˇㄖㄣˇㄧㄝ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孰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ú
解釋:
  1. 誰。
    【例】孰是孰非?
  2. 何、什麼。
    【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ú
解釋:
[動]
成熟。熟的本字。《說文解字.丮部》:「孰,食飪也。」清.段玉裁.注:「後人乃分別熟為生熟,孰為誰孰矣。」
[代]
1.誰。《論語.公冶長》:「孰謂微生高直?」唐.杜甫〈夏日李公見訪〉詩:「苦遭此物聒,孰謂吾廬幽?」
2.何、什麼。《論語.八佾》:「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食物煮熟可食。熟之本字。《說文解字.子部》:「󱗀(孰),食餁也。」清.段玉裁.注:「孰與誰雙聲,故一曰誰也。後人乃分別熟為生熟,孰為誰孰矣。」《禮記.禮運》:「然後飯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

2. 穀物熟成。《荀子.富國》:「寒暑和節,而五穀以時孰。」《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五穀孰而屮木茂,天地之間被潤澤而大豐美。」

3. 誰、何人。《論語.公冶長》:「孰謂微生高直?」唐.杜甫〈夏日李公見訪〉詩:「苦遭此物聒,孰謂吾廬幽?」

4. 何、什麼。《論語.八佾》:「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南齊書.卷二五.列傳.張敬兒》:「履霜於開運之辰,堅冰於嗣業之世,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注音: ㄕ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孰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