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建構性的遊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nstructive Play
作者: 徐享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兒童總是透過遊戲活動進行學習。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認為一個有意義的學習是在一個開放而無拘無束的學習情境中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建構遊戲必須具備能夠增進兒童能力發展的要素;能夠增進兒童創造能力之發展活動,兒童才能從活動中獲得喜悅,並從活動中不斷地修改原有的想法而增加新的創意,並能發展出新的遊戲形式。
  建構遊戲以親自操作各種物件進而「創造」新的形式或物件為要件。故需要在支持性環境中進行,並重視在活動中細微的改變,如修飾活動之進行、改變目標物的位置或形式,均是孩子在解題中所進行的創造活動。
  建構遊戲情境或建構學習情況可分為四種:一是建立同一性和一致性。對同一主體能辨別不同狀態和用法謂之同一性,對不同主體能認清相同狀態和相同用法謂之一致性。二是改變看法,包括自我對主體的看法和自我對別人的看法。三是表徵動作(representing motion),分為固定動作、整合動作、想像動作。四是建立函數關係,亦即改變方向、改變距離、改變限制等三種函數關係。
  兒童在自發的遊戲中獨自玩或和別的小朋友玩,就是處在上述四種連續的學習活動過程中。兒童會去猜想將要發生什麼改變,然後把「假設」放在建構遊戲中去驗證。因此遊戲本身是一種學習,是一種對應(correspondense)與轉換(transformation)的學習活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建構性的遊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