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張一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黃春木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張一麐(1867~1943)字仲仁、崢角,江蘇吳縣人。光緒十二年(1886)舉人,戊戌變法期間與弟創「蘇學會」,倡行新教育。二十九年高中經濟特科,為直隸總督袁世凱重用,參預機要。民國元年(1912),袁氏出任大總統,聘為總統府祕書兼政事堂機要局長。四年,繼湯化龍後出任教育總長,次年因袁氏推動帝制運動時入諫不納而辭職。六年馮國璋代總統期間,一度出任總統府祕書長。十年,與蔣方震、張紹曾等人發起廬山國是會議,謀求南北和平統一,失敗後淡出政壇。此後即致力於建設家鄉。
  一麐教育總長任內,非常重視社會教育的推動。曾創辦注音字母傳習所,他把國語教育認作一種慈善事業,而使用注音字母幫助識字、推廣國語,可使「我國一千個人中的九百九十三個不識字的半聾半瞎半啞半呆等同胞……把天生的五官本能完全發達」起來。這正是一種最大的慈善事業。一麐南返之後,與張譽等人發起成立「蘇社」,提倡平民教育,改良農事,為東吳大學推崇而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國民政府於南京成立後,復大力提倡鄉村建設及鄉村教育。
  抗戰期間,受聘為國民參政院參政員。民國二十八年(1939)移居香港,與許地山創設新文字學會,俾助大眾易讀易寫。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遷居重慶,三十二年病逝陪都。
  主要著作有〔心太平室集〕、〔古紅梅閣別集〕、〔五十年來國事叢談〕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張一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