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污泥性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ludge Characteristics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污泥的性質可以用物理或化學項目來表示,物理性質包括水份含量、揮發性固體物、密度顏色、臭味、流動性、可塑性等;化學性質如總氮、總磷、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濃度等。污泥的性質依其固體和污泥的來源而有所不同,污泥齡也會影響其性質,另外,污泥其所屬的操作程序方法也會有影響。當考慮污泥的最終處置及移除污泥時的液體性質時,污泥的化學性質是非常重要的。在肥料的應用上,當污泥作為固態調理劑時,主要考慮因子為氮、磷、碳酸鉀的成份。在厭氧消化的程序控制上,pH的量度、含鹼度以及有機酸成份是很重要的。當考慮焚化或其他一些燃燒程序時,污泥的熱組成是很重要的,另外,對於燃燒系統的熱平衡,可由正確的彈卡計試驗測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污泥性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