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無重情況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eightless condition
作者: 陳正興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太空軌道飛行或在大氣層外作自由降落之太空船中,由於萬有引力效應被飛行所產生的慣性力(在軌道飛行時為離心力,在自由降落時為自由落體之加速度所產生的反方向慣性力)抵消,而產生的一種失重狀態,稱之為無重情況。經常亦用零重力(zerogravity)或微重力(microgravity)來描述這種狀態。太空人就會遇到無重情況所產生的問題,早期蘇聯和美國從太空人在太空飛行中得知,短時期處於無重情況會使心跳和呼吸減慢,體重和骨中的合鈣量逐漸減少。但返回地面後又會復原。為了擔任長期的太空飛行任務,並確保太空人的健康,因而發展出對肌體進行定期訓練的設備。大約訓練40天就能使人體適應無重環境。唯鈣質的流失則較難克服。
  無重環境對於材料科學助益甚大。例如可能將氣體與金屬混合,形成具其有特殊性能的泡沫金屬;又如可製造大而完美的晶體等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無重情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