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熟論 - 教育百科
成 | |
熟 | |
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aturational Theory |
作者: | 陳聰文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成熟論是葛塞爾(A. Gesell, 1880~1961)對身心發展所倡導的理論。他認為個體的一種機能的生理結構未達到成熟之前,學習訓練是無效的,只有在達到足以使一行為模式出現成熟狀態時,學習訓練才能奏效。 葛塞爾認為個體行為的發育有其自然順序。發展就是各種行為模式在環境作用下按一定順序出現的過程,有固定的內在進度表,而年齡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因此他根據行為與年齡之間的關係,制定出嬰兒的「行為發育常模」。並引述湯姆生(H. Thompson)同卵雙生子學習爬梯的實驗,論證「成熟論」的觀點。 葛塞爾的成熟論雖然本質上是以內在發展為基礎,但也不否認發育的圓滿需要環境的促進,認為要評價成長的特點時,不應忽視環境的影響力,並應與內在發展的諸因素一併考慮。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成熟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