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拐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ㄚˋㄆㄧㄢˋㄖㄨˊ:「ㄍㄨㄞˇㄆㄧㄢˋ」、「ㄧㄡˋㄍㄨㄞˇ」。
  2. ㄓㄨㄢˇㄨㄢㄖㄨˊ:「ㄍㄨㄞˇㄐㄧㄠˇ」、「ㄍㄨㄞˇㄨㄢ」。
  3. ㄐㄧㄠˇㄧㄡˇㄕㄤㄅㄧㄥˋㄅㄨˋㄌㄧㄤˊㄩˊㄒㄧㄥˊ˙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ㄊㄚㄅㄨˋㄒㄧㄠˇㄒㄧㄣㄉㄧㄝˊㄕㄤ˙ㄌㄜㄧˋㄍㄨㄞˇㄧˋㄍㄨㄞˇ˙ㄉㄜㄌㄞˊㄕㄤˋㄒㄩㄝˊ」。
  4. ㄕㄡˇㄓㄤˋㄊㄨㄥㄍㄨㄞˇ」。ㄖㄨˊ:「ㄍㄨㄞˇㄓ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ǎi
解釋:
  1. 詐騙。
    【例】拐騙、誘拐
  2. 轉彎。
    【例】拐彎抹角
  3. 瘸腿走路。
    【例】他不小心跌傷腿,一拐一拐的來上學。
  4. 手杖。通「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ǎi
解釋:
[動]
1.用詐術騙走人或財物。如:「誘拐」。《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沈瓊枝便把鹽商騙他做妾,他拐了東西逃走的話,說了一遍。」
2.轉彎。如:「拐彎抹角」。《老殘遊記》第三回:「進了大門,望西一拐便是三間客廳。」
[副]
瘸腿走路。如:「他形容憔悴,一拐一拐的走在路上。」《西遊記》第一回:「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
[名]
手杖。通「枴」。《紅樓夢》第一三回:「賈珍此時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則過於悲痛了,因拄個拐,踱了進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uá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用詐術騙走人或財物。
同義詞: 騙、刐
音讀: kuāi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絆倒。
  2. [[動] ] 扭。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