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ì zhè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地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ì zhèn |
解釋:
由地球內部的變動所引起的地殼震動。如:「地震時,要儘速逃往空地,或躲到牆角、桌下。」《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丙辰,京師地震。」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地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arthquake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地球表面突然發生的震動,主要為地下構造運動不斷累積能量,地殼中斷層突然斷裂所導致,能量釋放後從震源處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周圍傳遞,地表於是產生震動。這種地震影響範圍大,破壞性較強。另外火山活動所引發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其影響範圍較小。經常發生地震的區域稱為地震帶,台灣位於環太平地震帶,亦為地震災害發生頻繁的地區。地震的劇烈程度以其釋放的能量分級稱為地震規模(magnitude),不因地震測站的距離而改變。如由地震對房屋建築及其他地上物的影響破壞程度區別加以分級為地震強度(intensity),每一地震具有一獨特的規模,但距震央不同距離的地方有不同的強度。主要影響地震強度的因素有(1)規模大小;(2)震源深度;(3)離震央距離;(4)地質及土壤條件;(5)地形及地下水;(6)震源機制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地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earthquake |
作者: | 郭茂坤 |
日期: | 2002年12月 |
出處: | 力學名詞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因地球內部突然的急速變化,由此產生波擾動向各方傳播,而引起地面震動的現象,稱為地震。地震之起源,除少數因火山爆發而產生外,一般認為大部分是由於地球內部緩慢蓄積應力,當所蓄積的應力超過岩石或地層所能承受的極限時,將引起斷層面的運動,而產生波擾動向各方傳播。至於地球內部,引起應力蓄積的原因,仍有數種不同學說,未完全定論。 地震波由震源傳播,經地球內部而到達地表,故地震波的分析,有助於瞭解地球內部各不同深度處的物質狀態。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地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