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柳琴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liǔ qí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ǔ qín
解釋:
樂器名,彈撥樂器。形似琵琶而略小,通體長約六十五公分。早期為二弦、三弦,今有四軫,四弦,一般為二十四品位,亦有增加到廿八品位,按半音排列。流行於山東、江蘇、安徽三省交界處,是柳琴戲、泗州戲和亂彈的主要伴奏樂器,亦用於常州絲弦。近年成為民族樂團的高音樂器,開始出現獨奏曲和協奏曲。也稱為「柳葉琴」、「土琵琶」、「小琵琶」、「金剛腿」。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柳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國樂琵琶類:
又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狀如小型琵琶,原為山東柳琴戲、安徽泗洲戲、浙江紹興亂彈等戲種的重要伴奏樂器,裝有兩根或三根琴弦。1972年王惠然改革為四弦二十九品,面板為桐木、背版用紅木製。共鳴箱中置有音梁、琴膽,面板上開兩個圓形音孔並骨製音窗。品按十二平均律排列,可達四個八度,用撥子彈奏。音域寬廣、半音齊全、音色優美,被用作獨奏及民族管弦樂團中彈撥組的高音聲部。
資料來源: 臺灣音樂館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