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樂 - 教育百科
大 | |
樂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a Yüeh |
作者: | 劉鳳學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舞種類名。一、係指中國傳統之雅樂,用於吉禮、賓禮及朝會之樂舞;二、遼國(西元916∼1125)樂舞種類名稱,係由中國傳入之「讌樂」,在遼國稱為大樂。大樂樂器有:玉磬、方響、搊箏、筑、臥箜篌、大箜篌、小箜篌、小琵琶、大琵琶、大五絃、小五絃、吹葉、大笙、小笙、觱篥、簫、銅鈸、長笛、尺八笛、短笛。以上皆為一人操作一種樂器。此外尚有毛員鼓二人、連鼓二人、貝二人。歌者二人。舞者二十人,分為四部:一、《景雲樂》,舞者八人;二、《慶雲樂》,舞者四人;三、《破陣樂》,舞者四人;四、《承天樂》,舞者四人。以上之樂器、法駕及歌、樂、舞人員,均係後晉(西元936∼西元946)之高祖石敬塘派遣使者馮道、劉昫(伶官)赴遼國冊立應天太后、太宗皇帝(西元927∼西元947)時,隨行贈予遼國。至遼聖宗統合元年(西元983)冊立承天皇太后時,有童子隊樂引太后輦至金鑾門,始用大樂。遼天祚皇帝天慶元年(1111)上壽儀時,又用大樂。 |
|
參照: 《遼史.卷五十四》。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